同耕一方田,共育成长苗
——国际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农机研究生党支部开展联建共学劳动实践活动
 
2025年10月16日,国际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农机研究生党支部携手开展“同耕一方田,共育成长苗”主题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在田间地头开展,有效拓展了党建工作形式,切实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秋雨绵绵,红土新垦。活动伊始,现代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员和技术骨干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化身“田间技术指导员”,为国际学院的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详细讲解了蔬菜苗的种植技巧、间距要求、铺膜要领及后续养护知识。他们专业讲解和娴熟的示范,不仅传递了农业知识,更展现了学生党员服务群众、带头实践的风采,迅速打消了国际学院师生们初次下田的紧张与生疏。
 
在随后的劳动环节,两个支部的学生党员们率先垂范,混合编组,结成了“1+1劳动互助对子”,以党建带团建,带领同学们共同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种植劳动中。田地里,党徽在忙碌的身影中若隐若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国际学院的学生们在农工院“党员小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从松土、挖坑到扶苗、培土,动作从生涩到熟练,不仅掌握了农事技能,更在协作中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谊。交流声、欢笑声与劳作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支部共建、青春偕行的和谐乐章。
 
活动现场的指导老师观察后指出:此次农耕实践,不仅是对农业技能的掌握,更是对中华传统“礼乐文明”在现代场景下的一次生动检验。在共同的劳动中,同学们相互协作、彼此尊重,展现出“眼里有人、手里有活”的优良风貌。这份在泥土中孕育的敦厚与明亮,让青年学子从浮躁走向沉稳,从迷茫走向坚定。这种源于实践的内在成长,远比一时的成绩更为宝贵——因为德行的涵养,才是人生立世的坚实根基。在这里,大家重新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它绝非负担,而是连接彼此、滋养心灵的纽带,是实现自我完善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路径。
 

 
一位来自国际学院的学生党员分享道:“这次支部共建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的艰辛与‘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更重要的是,在与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党员同学的交流中,我们不仅交流了专业知识,更交流了思想认识,这是一堂最生动的‘行走的党课’和‘中文+农业’实践课!”
 
本次联合劳动实践,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农事体验,更是一次以党建为引领,促进跨学科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它引导国际学院的学子们,从书本走向大地,在泥土的芬芳中切身感受了中国“耕读文化”与艰苦奋斗精神的魅力,有效提升了党员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时,活动也为不同学科背景的党支部,搭建了一个坚实的交流平台,促进了组织共建、党员互动、资源共享,是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次成功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