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汉字之根,守母语初心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承载着千年文明基因与民族精神密码。国际学院作为学校海外招生交流窗口与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寻找失落的汉字”活动吸引了120余名同学报名参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志愿者全程承担宣传、现场引导工作,营造“全员参与、共护汉字”的浓厚氛围。

活动核心环节围绕繁简字辨形、易错字辨析、看拼音写汉字三大板块展开,让汉字文化传承可感可触。繁简字辨形:参与同学从“认字”卡片中抽取三张繁体汉字小纸条辨认,“龍-龙”“書-书”等字形对照中,志愿者详解繁简字演变的文化逻辑,让大家明白简体字并非简单笔画删减,而是古人对字形美学与书写效率的智慧平衡。易错字辨析:同学们从“辨字”纸箱抽取词组纸条,辨别“震撼-震憾”“寒暄-寒喧”等常见错字,志愿者从字形构造(“撼”提手旁表动作、“憾”竖心旁表心情;“暄”日字旁表温暖、“喧”口字旁表声音)、语义内涵入手解析错因,结合音形配对强化记忆。看拼音写汉字:大家从“写字”纸箱抽取注音纸条书写词语,“chī mèi wǎng liǎng(魑魅魍魉)”等字词既考验积累,也暴露手写短板,引发对母语书写的深刻反思。

活动收获广泛认可,参与者表示在辨字、写字中重拾对汉字的敬畏。此次活动不仅唤醒了大家的汉字意识,更守住了文化根脉。未来,国际学院将持续优化活动形式,让更多失落汉字“活”起来,让学子在一撇一捺中感受母语魅力,坚守文化初心。